2022年,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实际影响越发显著,世界各地频发的极端气象灾害不断为人类敲响警钟。7月,世界气象组织表示英国首次预测气温达到 40° C,英国发布了该国历史上首个异常高温红色警告;8月,上海(长江中下游)、川渝地区遭遇了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高温干旱;强降雨淹没了巴基斯坦人民三分之一的家园;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降雨量超过正常水平30~40%;在湖南,汛期的沱江因暴雨水位暴涨,导致沿岸商铺被淹,损失惨重。西欧热浪、川渝限电、热射病、极端暴雨、特大洪灾等等,都无一例外地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严重后果。
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发布的《2022 年排放差距报告》,基于当前政策,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国家自主贡献将在2030年将全球排放量分别减少5% 和10%。为了实现以最低 成本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.5℃的目标,到2030年,排放量必须在现行政策的基础上再减少45%。这意味着,无论是政策制定者、企业、还是每一个个体,都需要推进更大规模及系统性的转型,加速温室气体减排进程。
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,在气候危机中的影响不容小觑。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,居民消费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53%。同时,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(IPCC)2022 年首次专门针对需求侧的评估,到2050年,改变人们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能使温室气体减排40~70%。看来,低碳消费将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减排进程,满足当前及未来的消费需求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;同时促进产品及服务全生命周期绿色转型及民生福祉改善;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,带动经济活动的高质量增长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本文档共36页,请下载完整版阅读。
免责声明: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,内容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(或个人)所有,由小编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,如涉及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;如对报告内容存疑,请与撰写、发布机构联系。